top

Cancer Discovery丨内皮细胞中PTEN的体细胞单亲二倍体导致PTEN错构瘤肿瘤综合征患者的血管畸形


撰文丨菠萝西瓜


PTEN是一种兼具脂质和蛋白磷酸酶活性的肿瘤抑制因子,在散发性癌症中常发生突变。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去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 (PIP3) 的3号位羟基,拮抗I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 (PI3K) 信号,从而调控细胞生长、分裂、存活、迁移及代谢。PTEN失活会导致PI3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体细胞PTEN基因失活常见于乳腺癌、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胶质母细胞瘤及前列腺癌。而PTEN基因的种系功能丧失性杂合突变可引发多种临床疾病,包括Cowden综合征和Bannayan-Riley-Ruvalcaba综合征,现统称为PTEN错构瘤肿瘤综合征 (PHTS) 。PHT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200,000,患者可表现为多种表型,如恶性肿瘤、错构瘤、巨脑畸形及发育障碍。尽管PHTS患者表型异质性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已知PTEN单倍剂量不足足以导致错构瘤和恶性肿瘤的发生。然而,对PHTS相关疾病起源的认知有限,阻碍了临床前模型的开发及分子疗法的应用。


近日,来自西班牙Josep Carreras Leukaemia Research Institute的 Mariona Graupera 教授在 Cancer Discovery 杂志上发表文章 Somatic uniparental disomy of PTEN in endothelial cells causes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TEN Hamartoma Tumor Syndrome 本项研究表明内皮细胞中PTEN的体细胞缺失可导致肿瘤风险综合征PHTS患者的血管畸形,而此类病变可通过抑制PI3K信号通路实现疾病缓解‌。



PTEN错构瘤肿瘤综合征 (PHTS) 是一种由PTEN基因种系功能丧失性突变引起的罕见肿瘤易感性疾病。半数PHTS患者会出现血管畸形 (一种以血管过度增生为特征的错构瘤) 。研究团队利用PHTS相关血管畸形的组织活检以及患者来源内皮细胞 (ECs) ,揭示了此类病变的遗传学病因:即体细胞通过拷贝中性杂合性丢失 (copy-neutral LOH) 导致PTEN野生型等位基因缺失,进而引发ECs中PTEN突变等位基因的单亲二倍体 (UPD) 。基于此,研究团队通过构建PHTS相关血管畸形小鼠模型,进一步发现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 (rapamycin) 和AKT抑制剂卡帕塞替 (capivasertib) 可抑制血管病变进展。此外,两例PHTS患者的超说明书 (off-label) 雷帕霉素治疗案例表明,该疗法能有效减少血管过度增生并缓解病灶相关疼痛,初步验证了其临床转化潜力。由此,本研究阐明了PHTS血管畸形的遗传学机制,并为其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内皮细胞中PTEN的体细胞缺失可导致肿瘤风险综合征PHTS患者的血管畸形,而此类病变可通过抑制PI3K信号通路实现疾病缓解‌。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58/2159-8290.CD-24-0807


制版人:十一

THE END
icon
0
icon
分享
icon
海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赶快来坐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