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ukemia】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后的淋巴细胞动力学具有预后意义
CAR-T细胞疗法为RRMM的治疗带来了变革,能快速诱导深度缓解并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OS)。CAR-T细胞输注前的清淋(LD)化疗会导致严重的淋巴细胞减少,随后通常会出现短暂的淋巴细胞扩增。尽管CAR-T细胞的扩增与治疗反应相关,但临床上无法直接监测。因此研究者分析了CAR-T输注后前4周内淋巴细胞恢复的动力学,并评估了淋巴细胞扩增对RRMM患者预后的影响,近日发表于《Leukemia》。

患者队列:研究纳入134例接受CAR-T治疗的RRMM患者,大多接受过至少4线治疗,其中23.3%存在髓外多发性骨髓瘤(EMD)。
淋巴细胞动力学:
淋巴细胞绝对数(ALC)在CAR-T输注后呈指数增长,通常在第14天达到峰值。且Ide-Cel和Cilta-cel的ALC扩增动力学有所不同。Cilta-cel的淋巴细胞复制率(k)更快(0.391/day vs. 0.242/day,p=0.0346)、ALC倍增时间(DT)更短(1.774天 vs. 3.198天,p=0.0138)。Cilta-cel的ALC峰值(2.45×10 ⁹/L)显著高于Ide-Cel(0.655×10 ⁹/L,p<0.0001)。Ide-cel和Cilta-cel分别在第11天(6 ~ 24 d)和第12天(6 ~ 26 d)达到ALC峰值(p=0.145)。在没有任何糖皮质激素暴露的患者中,前28天ALC的中位曲线下面积(AUC),Cilta-cel为11.27(范围:2.57-34.51 × 109/L天),而Ide-cel为4.44 (0.11-12.24 × 109/L天)(p=0.000892)。
ALC与预后的相关性:
ALC的峰值(Lmax)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发作时间相关,但与持续时间无关。
ALC在第13天(ALC13)和第14天(ALC14)的水平对PFS有显著影响(HR分别为0.45和0.33,p值分别为0.019和0.0092)。
第12天的ALC水平(ALC12)对OS有显著影响(HR=0.42,p=0.0275)。
ALC12(HR=0.42,p=0.05)比ALC>1×10 ⁹/L (HR=0.83, p=0.78)对OS的影响更大。
PFS和OS:
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11个月。ALC(12)、ALC>1×10 ⁹/L以及ALC曲线下面积(AUC)均与PFS相关。
中位OS未达到,估计超过2.94年。影响OS的因素包括Lmax、ALC(12)、ALC>1×10 ⁹/L、铁蛋白、EMD、ALC的DT等。
微小残留病(MRD):
ALC>1×10 ⁹/L与1个月和3个月时MRD阴性的骨髓状态高度相关(p值分别为0.0017和0.0028)。

ALC的动力学与PFS和OS密切相关,CAR-T输注后两周内ALC达到1×10 ⁹/L是实现持久缓解的关键。
尽管研究未比较Ide-Cel和Cilta-cel的疗效,但ALC动力学可能部分解释了这两种产品在PFS上的差异。
研究结果支持ALC作为CAR-T治疗RRMM的预后标志物,并提示早期淋巴细胞恢复的重要性。
该研究为CAR-T治疗RRMM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见解,强调了淋巴细胞恢复动力学对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ALC动力学与CAR-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优化ALC恢复来改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Dingli, S., Rothweiler, P., Binder, M. et al. Implications of lymphocyte kinetics after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for multiple myeloma. Leukemia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375-025-02547-0
链接:http://www.lewenyixue.com/2025/04/07/%E3%80%90Leukemia%E3%80%91CAR-T%E6%B2%BB%E7%96%97%E5%A4%9A%E5%8F%91%E6%80%A7/



赶快来坐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