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张翔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耐药新机制——肿瘤来源的花生四烯酸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促进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有着转移率高、预后差、患者生存率低等特征,是最具侵袭性和最致命的乳腺癌亚型,其缺乏 雌激素受体 (ER) 和 孕激素受体 (PR) ,以及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 这几个乳腺癌治疗靶点,也因此得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与 化疗药物 的联合疗法是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许多患者对治疗产生抵抗,且起初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仍有可能肿瘤复发,这表明存在 获得性耐药 机制,但我们对这些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三阴性乳腺癌 (TNBC) 细胞在抗 PD-1 疗法和化疗治疗后存活下来,会积累中性脂质。而干扰癌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可逆转耐药性并减轻免疫抑制微环境。单细胞 RNA 测序揭示了一部分 中性粒细胞 表现出与相邻肿瘤细胞相似的脂质丰富表型。
从机制上来说,肿瘤来源的携带 花生四烯酸 ( arachidonic acid,AA) 等脂质的 细胞外囊泡 (EV) 介导了 中性粒细胞 的重编程。
阻断饮食中的 ω-6 脂肪酸 的摄入或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的脂肪酸延长反应,可恢复抗肿瘤免疫,并使耐药肿瘤重新对抗 PD-1 疗法和化疗敏感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在人类患者中,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通路与中性粒细胞富集相关。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 (ICB) 和化疗耐药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表现出脂质积累增加;
-
脂质积累与花生四烯酸 (AA) 合成增加有关。
-
癌细胞来源的花生四烯酸使肿瘤中性粒细胞使更具免疫抑制性;
-
重编程的中性粒细胞通过增加前列腺素 E 2 (PGE 2 ) 和 PD-L1 来抑制 CD8 + T 细胞。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细胞来源 细胞外囊泡 通过其中携带的 花生四烯酸 重编程 中性粒细胞 ,从而促进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链接:http://www.lewenyixue.com/2025/03/31/Immunity%EF%BC%9A%E5%BC%A0%E7%BF%94%E5%9B%A2%E9%98%9F%E6%8F%AD%E7%A4%BA%E4%B8%89%E9%98%B4%E6%80%A7%E4%B9%B3%E8%85%BA/



赶快来坐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