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本文目录
HER2靶向ADCs
T-DM1(Ado-trastuzumab emtansine)是 首个获批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ADC药物,由曲妥珠单抗通过不可切割连接子与微管抑制剂DM1连接,药物抗体比(DAR)为3.5。
TROP2靶向ADCs:
SG(Sacituzumab govitecan)是 首个TROP2靶向ADC,由抗Trop2抗体通过可切割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SN-38连接,2020 年 4 月获得 FDA 加速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

ADC在乳腺癌目前的进展和未来的方向

今天学习3月份新发表的一篇综述,了解目前ADC药物在乳腺癌的进展。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癌分为四种分子亚型,激素受体阳性(包括Luminal A和Luminal B亚型)、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 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许多患者仍面临转移和复发的问题,因此需要探索更高效、低毒性的疗法。
ADCs是抗体药物偶联物,结合了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性药物(有效载荷),通过化学连接子连接。可将强效细胞毒性药物精准递送至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副作用。 自2000年首个ADC药物(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获批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以来,ADCs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中取得了成功。目前,已有超过10种ADC药物获批用于治疗多种癌症,还有超过150种ADC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主要内容
1、ADC结构和作用机制
ADCs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特异性结合、内化、溶酶体降解、细胞毒性药物释放、旁观者效应以及免疫反应支持。ADCs通过抗体部分与肿瘤细胞表面的靶抗原特异性结合,随后被细胞内化进入内质网或溶酶体。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中,抗体被降解,连接子断裂,释放出细胞毒性药物。这些药物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干扰细胞的正常生理过程,导致细胞死亡。此外,某些细胞毒性药物具有细胞渗透性,能够扩散到邻近的肿瘤细胞,发挥旁观者效应,增强整体疗效。同时,抗体部分还可以通过ADCC、CDC和ADCP等机制支持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些机制共同作用,确保ADCs能够高效地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2、 HER2靶向ADC 的关键临床试验 及疗效结果

HER2靶向ADCs

T-DM1(Ado-trastuzumab emtansine)是 首个获批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ADC药物,由曲妥珠单抗通过不可切割连接子与微管抑制剂DM1连接,药物抗体比(DAR)为3.5。

T-DXd(Trastuzumab deruxtecan)是 一种新型HER2靶向ADC,具有可切割的四肽连接子和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DXd,DAR高达8。

如下表1,HER2靶向ADCs(如T-DM1和T-DXd)在HER2阳性乳腺癌和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显著延长了PFS和OS,并提高了ORR。

T-DM1(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 EMILIA试验 :与拉帕替尼+卡培他滨相比,T-DM1显著延长了PFS(9.6个月 vs. 6.4个月)和OS(30.9个月 vs. 25.1个月),且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AEs)发生率更低(41% vs. 57%)。

  • TH3RESA试验 :在三线及以后的治疗中,T-DM1显著延长了PFS(6.2个月 vs. 3.3个月)和OS(22.7个月 vs. 15.8个月)。

  • KAMILLA试验 :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T-DM1的中位PFS为6.9个月,中位OS为27.2个月。

  • KATHERINE试验 :在新辅助治疗后有残留病灶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T-DM1作为辅助治疗显著降低了复发风险(3年无浸润性疾病生存率:88.3% vs. 77.0%)。

T-DXd(Trastuzumab deruxtecan)

  • DESTINY-Breast01试验 :在经多线治疗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T-DXd的中位PFS为19.4个月,中位OS为29.1个月,ORR为62.0%。

  • DESTINY-Breast03试验 :与T-DM1相比,T-DXd显著延长了PFS(29.0个月 vs. 7.2个月)和OS(52.6个月 vs. 42.7个月),ORR更高(78.9% vs. 36.9%)。

  • DESTINY-Breast04试验 :在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中,T-DXd显著延长了PFS(9.9个月 vs. 5.1个月)和OS(23.4个月 vs. 16.8个月),ORR为52.3% vs. 16.3%。

  • DESTINY-Breast06试验 :在HER2低表达或超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中,T-DXd显著延长了PFS(13.2个月 vs. 8.1个月和8.3个月),ORR分别为56.5% vs. 32.2%和61.8% vs. 26.3%。

3、 TROP2靶向ADC 治疗乳腺癌的关键临床试验及疗效结果

TROP2靶向ADCs:

SG(Sacituzumab govitecan)是 首个TROP2靶向ADC,由抗Trop2抗体通过可切割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SN-38连接,2020 4 月获得 FDA 加速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

SKB264(Sacituzumab tirumotecan)是 一种TROP2靶向ADC,与SG为相同TROP2单克隆抗体(hRS7),但具有不同的连接子和有效载荷。于2024年11月22日在中国获批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2025年3月10日 获批新适应症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

Dato-DXd(Datopotamab deruxtecan) 由抗TROP2抗体与DXd通过可切割连接子连接。2024 12 月在日本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成年人 HR 阳性、 HER2 阴性( IHC 0 IHC 1+ IHC 2+/ISH- )不可切除或复发乳腺癌患者。

如下表2, TROP2靶向ADCs(如SG、Dato-DXd和SKB264)在三阴性乳腺癌和HR+/HER2-乳腺癌中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显著提高了ORR和PFS,部分药物还延长了OS。

SG(Sacituzumab govitecan)

  • IMMU-132-01试验 :在经多线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SG的中位PFS为5.5个月,中位OS为13.0个月,ORR为33.3%。

  • ASCENT试验 :与化疗相比,SG显著提高了ORR(35% vs. 5%)、PFS(5.6个月 vs. 1.7个月)和OS(12.1个月 vs. 6.7个月)。

  • TROPiCS-02试验 :在经内分泌治疗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SG显著延长了PFS(5.5个月 vs. 4.0个月)和OS(14.4个月 vs. 11.2个月),ORR为21% vs. 14%。

  • EVER-132-002试验 :在亚洲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SG显著延长了PFS(4.3个月 vs. 4.2个月)和OS(21.0个月 vs. 15.3个月),ORR为20% vs. 15%。

Dato-DXd(Datopotamab deruxtecan)

  • TROPION-PanTumor01试验 :在经多线治疗的HR+/HER2-和TNBC患者中,Dato-DXd的ORR分别为26.8%和31.8%,中位PFS分别为8.3个月和4.4个月。

  • TROPION-Breast01试验 :与化疗相比,Dato-DXd显著延长了PFS(6.9个月 vs. 4.9个月)和ORR(36.4% vs. 22.9%)。

  • BEGONIA试验 :Dato-DXd联合durvalumab作为一线治疗TNBC,ORR为79%,中位PFS为13.8个月。

SKB264(Sacituzumab tirumotecan)

  • OptiTROP-Breast01试验 :在TNBC患者中,与化疗相比,SKB264显著延长了PFS(5.7个月 vs. 2.3个月),ORR为43.8% vs. 12.8%。

  • KL264-01试验 :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SKB264的中位PFS为11.1个月,ORR为36.8%。

4、ADCs在乳腺癌中的批准时间线
从2013年到2025年1月31日,不同ADC药物(如T-DM1、T-DXd、SG、Dato-DXd和SKB264)在乳腺癌治疗中获得批准的时间顺序。
不同ADC药物针对的乳腺癌类型,如HER2阳性、HER2低表达、三阴性乳腺癌等。
5、乳腺癌中ADCs的关键临床试验
根据不同的药物和治疗环境,ADC在乳腺癌中的关键临床试验
6、乳腺癌中ADCs的未来研究方向
总结了ADCs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联合治疗、毒性管理、生物标志物研究、早期乳腺癌治疗以及下一代ADCs的开发。 介绍了双特异性ADCs、前体药物偶联物、免疫刺激抗体偶联物和双载荷ADCs等新型ADCs的开发。
小结
抗体药物偶联物已成为抗击癌症的革命性治疗手段。对于乳腺癌而言,T-DM1、T-DXd、SG、Dato-DXd和SKB264(2种HER2靶向、3种TROP2靶向)已被批准用于乳腺癌治疗,并且有多种药物正处于临床开发的后期阶段。ADCs的成功开发正在塑造乳腺癌治疗的标准方案,更好地理解ADCs的设计与开发将促进其合理临床应用以及临床试验的合理设计。未来针对ADCs的研究应聚焦于几个方向,包括识别响应生物标志物、阐明耐药机制、探索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以及设计更优的下一代ADCs。

参考文献:
Li N, Yang L, Zhao Z, et al.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in breast cancer: 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Exp Hematol Oncol . 2025;14(1):41. Published 2025 Mar 20. doi:10.1186/s40164-025-00632-9

THE END
icon
0
icon
分享
icon
海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赶快来坐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