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何为“节拍化疗”,与常规化疗有什么区别?

化疗(Chemotherapy)是一种通过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来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通过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它们生长和分裂来减少或消灭肿瘤。常作为癌症治疗计划的一部分,与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等其他治疗结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但化疗不仅消灭癌细胞,也可以影响正常快速分裂的细胞。 常规化疗使用的是最大耐受剂量(MTD) ,但基于MTD的化疗对所有处于增殖期的细胞(包括正常细胞),都会产生杀伤作用,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也是造成患者依从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0年,科学家Browder等在动物实验中首次发现,运用较低剂量和较高频率的给药模式,化疗药物可促进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即使肿瘤细胞已对该化疗药物耐药,也可达到缩小肿瘤的目的。


“节拍化疗”应运而生。 节拍化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癌症治疗策略,它试图利用肿瘤细胞的生物节律特征来优化化疗的效果。


节拍化疗以肿瘤组织内增殖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为靶点,通过相对低剂量、高频率地给予细胞毒性药物,使化疗药物的血药浓度能够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但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水平。 一方面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节拍化疗所用的药物剂量通常为常规剂量的1/10~1/3,因其通过较频繁的给药方式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也被称为抗肿瘤血管生成化疗。


节拍化疗采取的小剂量、高频率给药模式。 作用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使其与传统的MTD治疗模式相比在临床应用中有更多的优势。


肿瘤的生长,离不开营养的供应,而汲取营养则需要通过血管。 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速度大约是正常组织细胞的8~10倍,快速增殖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对化疗相当敏感。 节拍化疗通过持续、不间断给药,将靶点从癌细胞转移到敏感的内皮细胞,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达到了消灭肿瘤的目的。


(1)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在低剂量浓度下血管内皮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高于正常组织分裂细胞和肿瘤细胞,节拍化疗通过优化给药时间,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从而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不容易引起严重的如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及胃肠黏膜损害等毒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降低耐药风险: 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极易发生基因突变,诱导耐药株细胞产生,而内皮细胞来源于宿主细胞,遗传性稳定,用内皮细胞作为靶点,不易产生耐药。


(3)便于长期给药。


(4)降低血栓发生率 。Mal等研究证明,节拍化疗可以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血栓形成。

(5)允许长期与靶向血管抑制药物联合使用。

(6)降低治疗费用。 Bocci等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节拍化疗不仅节省了常规化疗药物的费用,且多数患者可以节省住院费用,同时不需要昂贵的支持治疗来提高化疗顺应性。

THE END
icon
0
icon
分享
icon
海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赶快来坐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