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共识引领,护“胃”新生|“同指南,共规范”CACA指南中国行成功召开,权威解读《胃癌抗HER2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5年3月2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委会主办的《胃癌抗HER2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同指南,共规范”CACA指南中国行,聚力整合安全护航行动会议成功召开。会议旨在深入解读《胃癌抗HER2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动精准诊疗策略的临床落地,构建多学科协作的规范化诊疗体系。

开场致辞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致以衷心的感谢,并指出随着基因组学的突破性发展以及靶向、免疫等创新药物的不断研发胃癌综合治疗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胃癌抗HER2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撰写为胃癌抗HER2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建议,本次《共识》解读活动,有望为胃癌防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疗指导意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田艳涛教授表示,本次会议为外科、内科、放疗等专家搭建了一个多学科交流平台,期待各位专家通过此次会议深入了解掌握《共识》核心内容,让更多创新药物为胃癌患者带来获益。

河北省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赵群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共识》凝结了众多权威专家的诊疗知识、实践经验与临床思考,它的发布与推广将为我国胃癌抗HER2治疗提供标准化诊疗框架,助力临床医生制定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陈凛教授

田艳涛教授

赵群教授

学术探讨

专题讲座环节由中日友好医院周雷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覃吉超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张志栋教授、南通市肿瘤医院江晓晖教授主持。

主持嘉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子臻教授从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和晚期胃癌转化抗HER2治疗入手,详细解读《胃癌抗HER2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胃癌围手术期及转化抗HER2治疗的推荐意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白威教授深入解读“胃癌抗HER2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晚期胃癌抗HER2治疗”内容,指出《共识》积极纳入最新的ADC药物和生物类似药并给出了相应推荐意见,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广泛的指导。

张子臻教授(左)、白威教授(右)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彭建军教授以“HER2过表达晚期胃癌联合治疗策略”为题进行系统阐述,表示胃癌异质性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需要探寻化疗、靶向以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联合用药策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宁宁教授探讨了“HER2过表达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新思路”,指出对Ⅲ期HER2过表达胃癌单独辅助化疗不能带来生存获益,新一代HER2 ADC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有望为HER2表达2+/3+胃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彭建军教授(左)、宁宁教授(右)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闫孟华教授以“HER2低表达胃癌诊治”为题进行案例分享,提出瘤内、瘤间异质性会导致传统抗HER2治疗出现普遍耐药情况,ADC药物可能弥补这一缺陷,为临床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彭超教授从两个典型病例入手,带来“转化到手术治疗:应用维迪西妥单抗胃癌病例的诊疗分享”,指出维迪西妥单抗可潜在应用于HER-2高表达胃癌患者转化或新辅助治疗。

闫孟华教授(左)、彭超教授(右)

讨论环节由浙江省肿瘤医院杜义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昆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蔚华教授主持。

主持嘉宾

多位讨论嘉宾围绕HER2靶向治疗在胃癌中的进展与前景、HER2阳性状态规范化活检的重要性、胃癌个性化治疗策略与临床实践、ADC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抗HER2治疗在胃癌中的进展与挑战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交流,指出精准医疗时代下,如何将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和传统化疗更有效地结合,以改善患者预后,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共识》的制定是非常必要且具有超前性的,这将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诊疗依据,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讨论嘉宾

会议总结

会议接近尾声时,陈凛教授、田艳涛教授、赵群教授共同总结表示,本次会议涵盖了胃癌抗HER2治疗的最新进展、专家共识解读、联合治疗策略、围手术期治疗新思考及病例分享等多方面内容,通过高水平学术报告与多维度的圆桌研讨,为临床诊疗提供了众多循证依据和决策支持。期待学界同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共同推动精准医疗理念在胃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助力我国胃癌诊疗水平向标准化、个性化方向不断发展。

陈凛教授(左)、田艳涛教授(中)、赵群教授(右)

THE END
icon
0
icon
分享
icon
海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赶快来坐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