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丨樊嘉/杨欣荣团队解析肝癌合并PVTT病人的系统及局部肿瘤微环境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肝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容易侵入血管形成门静脉癌栓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 。PVTT是影响肝癌病人预后的重要危险因子,直接体现了肿瘤侵袭转移能力,也是肝癌肝内播散及手术后早期复发的根源,还能通过加重门静脉高压损害肝功能。肝癌合并PVTT的病人预后极差,未经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仅2.7-4.0月;积极治疗后的3年生存期也不足20%,是制约肝癌总体预后改善的瓶颈。研究表明,局部免疫失衡是促进肝癌进展的重要原因,然而PVTT中的免疫微环境特征尚不清楚。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樊嘉院士/ 杨欣荣教授团队在 Hepatology 杂志上发表了文章 Distinct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venous tumor thrombu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该研究在单细胞层面全面解析了肝癌合并PVTT病人的系统及局部肿瘤微环境,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 尤其是C5aR + TAM在PVTT中显著富集并重塑局部免疫微环境,形成免疫抑制环境,促进肿瘤转移复发,导致不良预后 。该研究为深入理解静脉转移过程、开发治疗肝癌合并PVTT的新方法提供新思路。
该研究共纳入249名肝癌合并PVTT患者,包括发现队列 (前瞻性入组) 和验证队列 (回顾性入组) ,检测样本包括血液、PVTT、原发肿瘤和癌旁肝组织,研究手段包括质谱流式 (CyTO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scRNA-seq) 、全外显子测序、转录组测序、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

首先研究者通过CyTOF发现,从血液到PVTT再到原发灶 (Primary tumor,PT) ,CD4 +T细胞和CD8 +T占比依次增加,粒细胞占比依次下降,固有免疫细胞和幼稚T细胞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结合这些连续的变化和PVTT的解剖位置 (PVTT由PT侵入门静脉形成,位于血液和PT之间的边界) ,研究者推测 PVTT的免疫环境同时受到PT和血液的影响。PVTT与PT间差异富集的免疫细胞族群,其数量和丰度均低于PVTT与血液间的,提 示PVTT的免疫环境与PT比与血液更相似。此外,PVTT比血液富集更多的免疫调节簇 (c21-Treg、c74-Th22和c33调节性NK等) ,比PT富集更多的抑制性髓系簇 (c50-TAM、c54-e-MDSC等) ,这表明 PVTT中存在显著免疫抑制微环境

进一步研究表明 TAM是PVTT中最富集的免疫细胞(占比50.2%),与PT相比富集了近两倍,与血液相比富集了六倍。相关性分析提示TAM与细胞毒性NK细胞负相关,与Tregs、耗竭性CD8 +T细胞和调节性NK细胞呈正相关,提示TAM在构建PVTT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CyTOF数据显示,TAM亚群在标志物表达、样本分布和成分相关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scRNA-seq分析显示,TAM各亚群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包括促炎、免疫调节、吞噬和抗原呈递、营养和金属离子反应表型。这些结果表明,在 PVTT中富集的TAM表现出高度异质性,在重塑局部免疫抑制环境、促进PVTT形成和肿瘤进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scRNA-seq数据提示 C5aR + TAM是PVTT中富集程度最高的亚型。C5aR +TAM富集抑制性信号通路,具有抑制性的M2样巨噬细胞表型,表达免疫抑制细胞因子,与耗竭性CD8 +T细胞正相关,CD8 +T存在PDL1-PD1相互作用,在共培养体系中使CD8 +T细胞毒性减弱。此外,C5aR +TAM密度越高,病人预后越差,PVTT复发的风险越高,总体生存率越低。这些结果均表明 C5a + TAM拥有显著免疫抑制功能,促进PVTT的形成和进展。进一步研究发现PVTT的缺氧特性可上调微环境中丝氨酸蛋白酶,包括血浆因子VII激活蛋白酶 (FSAP) ,可将肿瘤细胞分泌的C5裂解为C5a,进而招募循环中单核细胞转化为C5aR +TAM。

PVTT进展迅速、导致肝功能障碍、转移复发率高,是肝癌综合治疗中所面临的关键挑战。该研究系统描绘了PVTT中TME的独特免疫抑制景观,并确定了PVTT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参与者C5aR + TAM。该研究可能为肝癌合并PVTT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靶点和新方向。


原文链接:https://journals.lww.com/hep/abstract/9900/distinct_immune_microenvironment_of_venous_tumor.1104.aspx

制版人:十一

THE END